論北大自主招生“校長推薦制”應該緩行
2009-07-14 17:44:27《揚子晚報》文章作者:郭松民
北京大學正在醞釀2010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將在部分地區(qū)啟用“校長推薦制”
事件:
2010北京大學自主招生 中學校長可直接推薦優(yōu)秀學生
如果真的能夠按照制度設計的本意運作,則可以使那些具備優(yōu)異素質(zhì)的學生從“高考指揮棒”的重壓下解放出來,成為大學里的新鮮血液,有利于培養(yǎng)更多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當然是一樁好事。
不過,在中國,“本意”不錯,但實行起來效果卻很糟糕的制度,這些年來實在是不勝枚舉,其原因就在于,我們往往忽視制度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環(huán)境中運行的。制度不錯,但由于條件和環(huán)境不匹配,在實際運行中就可能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在筆者看來,“校長推薦制”如果在目前情況下匆匆推出,就很可能會落入同樣的命運,到2010年也不行。理由主要有三點:
其一,目前的中學校長,主要還是由官員擔任的,而并非是由“職業(yè)教育家”擔任的,這就決定了“校長推薦制”暫不可行,除非我們首先對中學校長的任命制度進行改革。
為什么呢?理由并不是因為職業(yè)教育家比官員高尚,而是在于,如果一旦職業(yè)教育家校長因為胡亂推薦而喪失了自己作為教育家的聲譽,則他就會從此喪失自己在社會上的立足之地,甚至連飯碗都找不到。但官員卻沒有這方面的憂慮,即便他因為受賄推薦而搞得聲名狼藉,也無非換一個地方繼續(xù)做官而已,并無太大損失,況且已經(jīng)賺得盆滿缽溢——這其中的道理,和原來國有企業(yè)的廠長、經(jīng)理,可以只顧自己發(fā)財,而不在意企業(yè)經(jīng)營得好壞是一樣的。
其二,是在當前社會分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實行校長推薦制,簡直等于把校長放在火爐上烤。由于推薦的標準主要靠校長主觀掌握,所以推薦名單一定會讓校長大費周章:如果推薦的社會下層的孩子多了,則有來自官員權力的壓力、富人金錢的誘惑,如何抵擋?如果名單上盡是官家、富家子弟,民怨沸騰則在所難免。由于“校長推薦制”并不像考試那樣有大家都公認的標準,所以很容易影響和諧。
其三,實行校長推薦制,相當于又搭了一座通往大學的“獨木橋”,在目前家長和學生心態(tài)都比較浮躁的情況下,校長推薦制,很可能不會像制度設計者所一廂情愿的那樣,成為“素質(zhì)的競爭”,反而會變成校長“后門的競爭”,更有可能讓校長變成背后某個更大權力的傀儡——這對中學生來說,無疑也是一種“教育”,只不過是負面的罷了。
在中學教育的基本制度環(huán)境發(fā)生根本轉變之前,“校長推薦制”應該緩行——北大敢為天下先是對的,但也不要為改革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