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給網癮開一劑有效的藥方?
2009-07-29 15:32:19網絡資源
網絡成癮的危害很大,其后果可導致性格內向、自卑、與家人對抗及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出現心理障礙,如對自己的學業(yè)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觀、情緒低落、做事沒有興趣等,甚至導致社交恐懼癥、模擬網游犯罪等!毒W絡成癮診斷標準》的確立,不僅為臨床醫(yī)學增加了新病種,還明確了網絡成癮患者應該由具有精神科的醫(yī)療單位收治,為這些患者得到科學有效治療提供了途徑。
有癮就是“精神病”?
網癮診斷標準雖已經出臺,但對于病患來說,要讓他們理解網癮也是精神病的一種,還需些時日的。
“玩電腦游戲上癮就是精神病,叫人反感,難接受。”一名叫路婷的女生說,她玩摩托車游戲已經兩年了,雖然技術不高,但卻很癡迷。真正玩游戲的人壓根瞧不起這種游戲,但很受女生歡迎。“游戲中最吸引我的是不斷超越自己的那種感覺,刺激的駕駛感覺特過癮。”她說自己平時上班都掛在網上,一有空就玩游戲,后來發(fā)現不想都不行,經常興奮的連覺都睡不著,感覺很累。“本來去年還想考研,但最后還是叫游戲攪了。但如果說,我這是精神病,需要去醫(yī)院治療,還是接受不了。”
一說精神病,人們就覺得是“傻子、腦子有病、精神不能自制”。其實很多癥狀都是精神病的一種,比如抑郁癥、焦慮癥、多動癥、孤獨癥、各種成癮疾病,甚至老年癡呆,都是精神病的范疇。路婷想過去醫(yī)院看心理醫(yī)生,但最后還是沒去。“怕周圍人說三道四。網癮算作精神病,那么網吧豈不成了瘋人院?”
有標準卻難有效
初二學生呂軍(化名)最鐘情于魔獸游戲中的角色扮演。呂軍沒有個人電腦,所以“癮”一犯,只能到網吧里去“過癮”。他經常選擇豪華網吧,并且享受網吧里的貴賓級服務。每次都要上兩臺電腦,一臺用來掛機,一臺用來看電影。最長一次,呂軍連續(xù)七八天都泡在網吧里,老師、同學都以為他失蹤了,連忙通知學校,隨后,呂軍的父親聞訊立刻趕來學校,多方打探后,才在網吧里找到了睡意正酣的呂軍。為此,呂軍受到學校警告處分,父親一下氣得“栓”了半邊身子。
“對絕大多數游戲迷來說,游戲只是游戲。但是,玩魔獸游戲上癮,甚至到了難以與真實世界相區(qū)分的程度,就是一種病態(tài)。”專家說,除了感到“有必要”之外,對“標準”的作用并沒有產生多少信心。他感慨更深的是網癮“患者”增多,網癮帶來的危害增大。
“這么大的孩子了,他就不去上課,你咋辦?每天通宵的玩。”劉女士已經對兒子無可奈何,F在,上初中的兒子已經不去上課,天天在家里玩“征途”。為了不讓孩子到外面網吧玩,劉女士只能妥協(xié),每天下了班趕緊回家做飯,可孩子大部分時間連看也不看。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常的成長內容應該是學習文化知識、學會與人交往。但網絡成癮后,這些正常的成長內容都被網絡代替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耗在網上,吃飯、睡眠都不正常,導致生理、身體發(fā)育受到影響。
網癮“有藥”可治
“眼下的一些網絡游戲,在內容上充斥著暴力,在形式上越來越‘仿真’,而治療的步伐明顯滯后。”專家解釋說,通過心理治療,八成患者可擺脫網癮。但戒網癮并不能完全依賴藥物治療。目前,并沒有專門治療“網癮”的特效藥,醫(yī)生大多還是采取心理治療、行為干預的方法。在臨床治療中,戒“網癮”最大的敵人是患者自己,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療,治療將舉步艱難。
戒網癮需要家庭、學校、社會都來制造一個尊重孩子、避免網癮的環(huán)境,并給予精神或物質上的鼓勵,用患者喜歡做的其他事情來沖淡上網的欲望,讓身邊的人都多關心他,讓患者感到溫暖和愛,減低對網絡的依賴性。對頑固成癮者,可采取強制措施,如切斷互聯網、禁止上網吧等,或進行強制住院治療。
似乎有了“規(guī)矩”也治標不治本,似乎“精神病”的概念不好聽,似乎“治病”的良方跟不上網絡的發(fā)展,但對于免疫力和抵抗力不足的新新人類的健康,“標準”還是有相當積極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