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愿意只做陪襯 中等生如何修煉成尖子生?
2016-02-17 11:57:09新浪教育
我們是平凡的中等生,也是班級里的大群體。
成績穩(wěn)定這一評價,對學霸而言是褒義的,但對于我們而言仿佛有些貶義的味道。我們的成績不高不低,難以突破。我們費時、費心、費力地寫完了一張試卷,卻發(fā)現(xiàn)隔壁的學霸已經(jīng)做完了第二張試卷的選擇題。
我們的成績既不會拖班級后腿,也無法給學校增光;我們的成績既得不到老師的關(guān)注,也無法肩負老師的期望。在每次考試的排名中,我們就像開在某個角落里的花朵,一直默默無聞地存在著。
老師不止一次無奈地嘆氣,甚至恨鐵不成鋼地責備我們:“怎么就這么不開竅呢?”
為此,我們也深深地懷疑過自己,否定過自己。我們這樣的學生,是不是就只能這樣了?
當然不是。誰愿意每天都過得庸庸碌碌?誰又愿意成為尖子生旁的陪襯?只要找準方法,改變就可以即刻開始。
事不宜遲,現(xiàn)在就走上你的修煉之路吧。
你是否仔細想過,為何自己明明很努力,成績?nèi)灾共讲磺澳兀?br />
先來測試一下你是哪種類型的中等生吧。
自控力差型
打開書本準備要復習,從開始準備到坐下來,10分鐘過去了。
做題做到一半,手機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起手機再說。
“今天的偶像劇更新了,我就看5分鐘,5分鐘!”結(jié)果看了一晚上。
無方法型
試過各種學習方法,均不能堅持到底,更不見任何成效。
堅信“書山有路勤為徑”,悶頭苦學,不相信任何方法和捷徑。
無規(guī)劃型
不會管理時間,一道題得花兩道題的時間來做。
每天學習的時間比誰都多,計劃也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成績就是不如意。
自控力差型
我的分心計劃
李璐
樹活一張皮,人爭一口氣,我這個中等生被隔壁家與我同歲同屆的學霸“壓迫”了十幾年,做夢都想著來一場逆襲。就先從做計劃開始吧!
制訂一個學習計劃或許不難,真正難的是執(zhí)行一個計劃。我抱著一半不服,一半嘗試的心態(tài)為自己設(shè)置了一張計劃執(zhí)行表。
計劃 完成度 分心的時間以及原因 獲得獎懲
我在“分心的時間以及原因”這項記錄下各種分心的原因:涂鴉、給空心字母上色、抓住一只在燈光下亂飛的小蟲……各種亂七八糟的理由都有,怪不得我比不過學霸了。這個表格對我的幫助極大,它不但記錄了我的學習進度,還讓我明白自己因為開小差在時間上的浪費有多少。
在最開始的8個小時復習計劃里,我分心的時間高達5個小時,其中最離譜的一項是到客廳看了2個小時的綜藝晚會。我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里了。我開始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盡量專注地復習。即使這樣,我每天也只能完成60%左右的進度。
{ 學霸如是說}
拒絕才是最好的辦法
呂榮禎
作者簡介:呂榮禎,2009年吉林省考生,高三上學期最后一次考試成績?yōu)?02分,年級排名排在中等。4個月后,他以總分632分的高考成績被武漢大學錄取。
時間永遠都是不夠用的,每一個計劃都安排得那么滿當,拿什么時間來放松呢?
按照安排,星期六上午和星期天一整天我都要到學校上課,因此,我能夠自行支配的時間就只有半天。在這半天的時間里,我會先睡到自然醒,然后去吃點美食或是和朋友打打球,晚上再回校上晚自習。這幾乎是我唯一的放松方式了。
放松不等于懈怠。最后幾個月,我只上過幾次QQ,沒有碰過一次電視和電腦。高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周末。除了學校放長假時可以稍事休息,其余的時間都容不得浪費。
那種心癢癢的感覺確實很難熬,可是,看電視、玩電腦不僅會耽誤你的復習,如果碰到某部精彩的電視劇,你就又會情不自禁地去看下去,后果將更加不堪設(shè)想。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徹底地遠離它,那些電視劇可以以后再看,高考可不能以后再考。
容易分心時做什么?
對于那些需要大量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一般要放在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里來做。
背書的時候很容易分心。大家往往有這樣的體驗:眼睛盯著書本,腦子里卻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沒準還在想著昨天吃的那頓火鍋呢。一點點的打擾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效率,安排一段較完整的時間段來背書才是上策。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呢?
用來做題吧。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即使周圍環(huán)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充沛,你仍然可以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達到練習的效果。
無方法型
迷了路的“笨鳥”
東北財經(jīng)大學 徐默
高三時大家都叫我“燈長”,因為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教室的,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
當桌面上的各類教輔和試題集堆得讓我?guī)缀蹩床灰姾诎鍟r,我非常懊惱。翻開一本理綜的教輔,我告訴自己,進步的訣竅就藏在里面,我一定要做完。我硬著頭皮做下去,一道選擇題花上20分鐘去解是常有的事。也許,你會覺得我很笨。但不妨想想,當時間越來越少,對手們漸漸甩開自己,你還能保持淡定嗎?至少我不能。
我的付出竟沒能結(jié)出果實。我向教輔輪番進攻,可常規(guī)題型、常見考點都沒在我的腦子里扎下根。機械的練習和無意識的選擇讓我身心疲憊。我還不得不追趕老師的教學進度,趕著完成大大小小的試卷,趕著彌補一個個不知從何時裂開的漏洞。
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我自認我“勤”了,也“先飛”了,可是為什么還是這樣的結(jié)果?
錯誤的方向
中山大學 左婧
我一直相信近朱者赤。高三時我找到班主任,請求他安排我坐到幾個學霸附近。我希望自己能時常參與他們的討論,至少能聽到他們的討論。
坐在這些學霸附近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在上課的時候基本都不怎么聽課。他們自己在課堂上做練習題,遇到不會的題就小聲討論。難道他們就是因為這樣才取得好成績的?
為了跟上他們的步伐,我也開始學他們的方法,像他們一樣上課不聽課。那時候我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復習高一、高二的內(nèi)容實在很枯燥,尤其是在復習我的強項語文的時候。我天真地以為只要語感好就行了,語文課就是用來放松的,還不如多做點數(shù)學題呢。
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利用大量的上課時間來做題,我的成績反而下降了。一些明明見過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不是漏了這個條件,就是少了那個前提?墒,那些學霸卻依然能夠考得很好!
你的金玉是我的雞肋
西北工業(yè)大學毛珂
學習方法不是靜止的。
那些黑馬只是簡單地介紹了方法,沒有詳細地去說明他們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運用那些方法的,更沒有提到他們當時的知識掌握程度、所處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習慣和性格等。既然這些都無法知曉,怎么可能復制他們的成功呢?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刻板地復制別人的方法又有什么意義呢?
于是,我想著要讓我的學習方法流動起來。
在與一個喜歡思考的同學聊天的過程中,我偶然地發(fā)現(xiàn)他在總結(jié)這一塊做得很有創(chuàng)意,也更為科學。他把總結(jié)的話語分條羅列在一張張小紙片上,又把這些紙片貼在書上或某道題目旁邊。他的書本、習題集上貼了許多紙片,有記錄錯因的,有記錄各種題型的通用解題方法的,還有記錄學習某個知識的心得體會的。我在與他聊天后如獲至寶。與自己把總結(jié)寫在筆記本上以后就再也不看的方法相比,他的方法顯然更有效。
還有一位理科成績甚好的同學告訴我,他喜歡自己在課前分出重點,第二天聽課時就可以分清主次。這個方法雖然很好,但是它打亂了我原本的聽課模式。
在尋找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我更清楚地認識了自己。而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也更能體會和把握什么方法適合自己,什么方法于別人有如金玉,于我如雞肋。
投入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莫鴻威
總想著立竿見影的人,其實有一點急功近利的味道。他們甚至會輕易地懷疑自己,這個學習方法適不適合我?為什么別人成績提高了,而我還在原地踏步?有的同學因找到了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而穩(wěn)步提高,有的同學則不得要領(lǐng),更多的同學則是邊走邊看,一旦成績提高不明顯,就又換一種方法,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浪費了時間。
想找到合適的方法,談何容易?望著這山比那山高,不斷尋找又不斷放棄,錯過了最好的年華。其實,合適之道不在于能找到一個和你完美匹配的方法,而在于磨合與堅持。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固然能夠加深你對知識框架、知識要點的理解,但是,任何方法若是缺少持之以恒的付出,只會是一套理論。如果你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當然是好事,如果沒有,那么投入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在高三的最后一個學期,我沒有再刻意地尋找學習方法,而是按部就班,認真聽課,認真做題,盡量把書本看到爛熟于心,多看看做錯的題目,總結(jié)解題規(guī)律和答題思路……很普通,對不對?學習本身就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提高學習效率并不完全取決于方法,而是取決于你學習時有多投入。
如果你至今也沒有總結(jié)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忘了它吧!無數(shù)前輩已經(jīng)證明,在高三這個階段,勤能補拙。沒有方法,就用全身心投入的狀態(tài)來彌補。
成功和借口是不共戴天的死敵。想獲得高分,就得拋掉種種借口,拿出更多激情和瘋狂。
無規(guī)劃型
時間管理中的馬太效應(yīng)
我聽到中等生們最多的抱怨便是時間不夠。
說到學習時間緊,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么擠時間。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閑娛樂的時間,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仿佛這就是時間管理的終極目標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么時間了,但進步仍然十分緩慢。自己非常痛苦地看書做題,那些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學霸卻每天都擺出一副很悠閑的樣子。中等生問我:“我的時間已經(jīng)全部拿來學習了呀,為什么會這樣?”
其實,繞來繞去都離不開一個關(guān)鍵的話題:效率。
要明白效率和時間的關(guān)系,不如先來和學霸算一筆賬。
這樣算下來,我們每天用來學習的時間可以達到12個小時,比學霸的學習時間增加了50%。
這是一個可喜的數(shù)字,每天多50%的話,累加起來的結(jié)果確實相當驚人。
不過,這筆賬漏掉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看同樣的內(nèi)容,學霸看一遍就記得差不多了,我們只能記住一小半,甚至看了一遍之后什么也記不住。一道普通的數(shù)學證明題,我們解出來所需的時間比他們多了5分鐘,甚至更長——相信大家都有過解一道數(shù)學題花上半個小時的經(jīng)歷。這樣一算,我們拼了命地付出比學霸多50%的努力,結(jié)果效率反而比他們低得多,這可真夠冤的。
如果把長時間學習導致的負面結(jié)果也算進去,那就更冤枉了。這就是時間管理中的馬太效應(yīng)——成績越落后的同學,越覺得時間不夠用;成績越拔尖的同學,越覺得時間多得用不完。
重要的事,我能做到
怎么打破馬太效應(yīng)呢?
做最重要的事
做沒有價值甚至負價值的事情的人是傻瓜,做有價值的事情的人是庸才,唯有只做最有價值的事情的人是人才。
你選擇了做某件事情,就意味著你無法做另一件事情。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棄的人。我們做事的標準不應(yīng)該是某件事有沒有價值,而應(yīng)該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價值。確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是確保了自己在高效地利用時間。
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
老師不止一次叮囑我們,考試時碰到一道難度極高的題就跳過去,要把時間花在自己熟悉的題上。
在平時的學習中,也是一樣的道理。
做符合自己能力的題目是最劃算的。還記得前面的那筆賬嗎?同樣的題目,學霸可以在一個小時里面做十幾道,而我們只能做幾道,效率的差異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yīng)的題目,這樣才能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綜合卷的復習時間
怎么分配?
答綜合卷時的順序?qū)⒂绊懼愦痤}的心情和效率。在平時復習時,要反復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答題順序。比如,先寫物理,再寫化學,最后寫生物。還要規(guī)定每個學科的用時,即使放棄也不能超時。其次,要像考試時一樣遵守先易后難的原則,遇到比較難的題目盡快跳過,過一會再返回來做。
對中等生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不知道有哪些規(guī)劃技巧,而是他們明明知道,卻因為疲于鞏固知識,沒有花心思去練習和掌握。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jīng)到了瓶頸期,不妨試著把每一份試卷都當作高考題來做,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你還有提高的空間。你不僅還有潛力可以挖掘,而且還應(yīng)該拿下那些本就該屬于你的分數(shù)。
本文選自《海淀名師團隊的博客》新浪博客,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