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四十年:聽“過來人”說當年
2017-06-06 14:17:47新浪綜合
明天,6月7日,2017高考將拉開帷幕。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高考已走過40年。40年來,無數(shù)學子通過高考綻放榮光與夢想。記者特意走近不同年代的高考“過來人”,聽他們講述高考改變命運的真情故事。而在這些故事背后,折射的正是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fā)展。
高考讓電工變?yōu)椴⿲?br />
[人物]吉洪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博士生導師。1977年參加高考。
1977年,20歲的吉洪湖是山西侯馬市農機修造廠的一名電工。“國家恢復高考的消息,是從廣播喇叭里聽到的。我平時工作是修理拖拉機電器和車間設備的維護,根本沒有大段時間復習,只能趁著中午休息看一會兒書。”
對于當年高考“盛況”,吉洪湖至今記憶猶新。他說,由于是中斷10多年后的首次,當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特別多,考生還隔著輩分,大家一起擠“獨木橋”。
考試當天清晨,大雪初霽。“一大早母親就起來給我們做了餃子,我和弟弟騎著自行車一起去考場。”吉洪湖說,當年很多考生的學業(yè)都已荒廢多年,連教材都找不到,出題老師也很難估計考生水平,里面還有微積分等從沒接觸過的內容,所以不少人交了白卷。“第一門課考場里滿滿的,第二門課考試中途就有人陸續(xù)退場,至少走了1/3。”
考完之后就是等錄取通知書。“當時沒有查分一說,大多數(shù)人也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吉洪湖原來報的是南京工學院(現(xiàn)東南大學)志愿,卻機緣巧合地進了南京航空學院(現(xiàn)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拿到通知書后,我很興奮。母親二話不說搬出箱子,每天都放一些東西進去。過了七八天,我就出發(fā)來南京了。”高考改變了吉洪湖的專業(yè)軌跡,原本的電工變身為南航大能源與動力學院博士生導師,如今桃李滿天下。
拼搏高考只為成為“城里人”
[人物]袁華山,中央儲備糧南京分公司質監(jiān)中心主任。1987年參加高考。
1987年6月,袁華山在江都縣城中學等待高考。他說,自己高考的目的特別簡單,就是想把農村戶口遷到城里。
“當時父親工作調到江都縣城,我的戶口還在鄉(xiāng)下,這讓我有點自卑,讀書也更刻苦。”袁華山告訴記者,高中時候,早上天一亮,他就在父親單位院子內跑步、晨讀,晚上每天都學到10點以后。“偶爾也想停下來,可我又想,我必須轉戶口呢。”
回想高考當日,袁華山還歷歷在目。“前一天,我和同學結伴看考場,第二天考試,我父親把我送到考場,我還拿著三泰地區(qū)的復習參考題抓緊看了幾眼。”到了考場,袁華山發(fā)現(xiàn)有很多老師,不由得有幾分緊張。但一拿到卷子,他頓時就平靜下來。“我坐在第一排,考場很安靜,連風扇都沒有,只聽到筆尖在卷子上游走的沙沙聲。”
得知喜訊是在去老師家的路上。一個同學看到他,大老遠就吼了起來,“‘你過線啦,507分!’我的心一下子就定了,知道戶口不用愁了!”
袁華山說,后來父母告訴他當時戶口問題其實解決了,但沒有說,就是希望他能夠憋口氣考好。畢業(yè)時,袁華山選擇了省糧食局。他認為,“高考算是自己第一次人生歷練,雖然回過頭來看當時的目標很渺小,但那種拼搏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農家孩子變身“風投人”
[人物]王毅,浙江興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1997年參加高考。
從農家子到風險投資人,王毅說自己的“人生跳躍”與高考密不可分。
“我老家在連云港,父母本是農民,后來進城做點小生意。”王毅說,自己雖然生在“草根家庭”,但從小學習就很認真,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中學上的是當?shù)孛#煽冊诎嗌鲜乔?0名,幾乎沒想過“考不上大學的問題”。
1997年,王毅以高分考進東南大學經濟系投資經濟學專業(yè)。王毅說,進入東大,自己的學習成績保持一貫的“穩(wěn)態(tài)”,而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像一面面鏡子,讓他看到自身素質的“短板”,促使他不斷追求多元。
從東大畢業(yè),王毅在南京一家證券公司營業(yè)部工作一段時間后,又發(fā)奮考上南大經濟學專業(yè)研究生。“研究生3年學習,對今后工作的幫助更大。”從南大畢業(yè)再進證券公司工作,“軟實力”不一樣,年薪也從十幾萬元一路飆升到近百萬元。
回看高考,王毅感言,高考對考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公平競爭機會。但高考只是一個起點,不論結果如何都不必太過看重,人生的路還很長,持續(xù)不斷地追求上進,才是最重要的。
一家三代人緣結南師
[人物]陳韻致,常州新北區(qū)三井街道辦事處團工委副書記。2009年參加高考。
“我可以說是一個‘斜杠青年’吧!”陳韻致如是笑稱自己。“斜杠青年”一詞出自美國,指不滿足于“專一職業(yè)”,選擇擁有多重身份、多元生活的人群。
90后的她,現(xiàn)任常州新北區(qū)三井街道辦事處團工委副書記,兼職人大秘書、黨政辦職員、文教衛(wèi)助理,加班幾乎是“家常便飯”。
陳韻致對高考的看法有點另類:“高考改變命運?說真的,我們這代人不這么看,我們認為高考只是給人提供一個深造、提升、發(fā)展的機會,決定命運的是后面很多年不斷的努力。”
畢業(yè)于常州高級中學的陳韻致,2009年考進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考大學前我給自己設定范圍,結果我沒能進入預期的高校。”陳韻致坦言,高考時有點緊張,沒有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雖然高考結果不理想,但這并不影響她追求上進。“在南師大的4年大學生活中,我過得特別充實快樂。”陳韻致說,在大學里你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用到興趣上。“文學是我喜歡的專業(yè),我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很多知識,參加非常感興趣的活動。”大學4年,陳韻致收獲滿滿,專業(yè)能力、演講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及團隊精神等都得到長進,畢業(yè)時順利通過要求品學兼優(yōu)的選調生考試。
陳韻致透露,自己的父母都是恢復高考后考上南師大的,外公也是恢復高考后南師大第一批函授生,一家三代人緣結南師。“高考改變父母的命運,也給了我進取提升的機會,我們全家人都感恩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