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高考滿分作文:不器與器
2019-01-20 22:07:50高考網(wǎng)整理
“君子不器”。
《論語·為政》中,孔子如是說。
“君子當器”。
我說。
孔子認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拘泥于某種特定形態(tài)功能,但求一技之長安身;而應當追求“道”,不斷“致良知”,探求人間真理。而當今,信息時代洪流滾滾,人們忙碌如蟻,轉(zhuǎn)而追求起“小確幸”“佛系”的態(tài)度,向往隨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樂,這雖無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們警覺:這樣的生活,是否正離先哲的教誨漸遠,而庸碌的我們,又是否活得越來越簡單,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單調(diào)的“器”?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博覽群書,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終于成為“百科全書學者”,自成豐富的哲學體系,為后世景仰;我國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雄心壯志,三十載踏遍華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記》寫盡九州風流。此番例子,不勝枚舉。這些人類星空耀眼的群星們,可能從未耳聞“君子不器”,但他們明白,一個處于時代之中的人,所要堅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標。他們或許身處異代不同時,但都心懷天下,愿意為了人類的發(fā)展前進,不斷追求真理,披荊斬棘。木桶或高樓,都無法阻擋他們。他們跳出了“器”的局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當代的我們,新時代的青年,面對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應該胸中有志,敢于跳出舒適的安全區(qū),不甘為“器”,放遠目光,為時代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負千年之前,孔夫子對青年,對蒼生的愿景。君子,不為器——
君子,也當器。
心懷天下,不囿于“器”,更當充納自身,學習于“器”。學習“器”的包容,學習“器”的廣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學習“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們心胸豁達開闊,學習“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風霜的銳氣,更要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不畏過往,也不忘初心。不斷涵養(yǎng),為自我發(fā)展提供更多的養(yǎng)料;包含自己,要求我們努力奮斗,學習“器”豐富的蘊含,不斷提升個人素養(yǎng)品質(zhì),鍛煉自己,為接受知識、措置外物打下堅實的基礎。
玉不琢,不成器。為了擔當起時代的責任,在心懷天下的同時,不斷提升自我,我們應當學“器”,又不囿于“器”,將內(nèi)心的遠大理想和個人修養(yǎng)有機統(tǒng)一,方能“成器”,方能不負韶華,成長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為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