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背熟的高考語文名句名篇默寫130題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2020-10-13 10:04:55
1.李白詩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難(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詩常用“濁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濁酒杯”,一清一濁,可看出二人現(xiàn)實(shí)境遇和生命情懷的不同,清濁之殊,恰是仙圣之別。
2.王充《論衡》中有言:“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荀子《勸學(xué)》中的“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八個字與之意思相近。
3.唐代馬總在《意林》中寫道:“大木百尋,根積深也;滄海萬仞,眾流成也;淵智達(dá)洞,累學(xué)之功也。”同樣的意思,荀子在《勸學(xué)》中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來表達(dá)。
4.《中庸》中寫道:“行遠(yuǎn)自邇,登高自卑。”同樣的意思,荀子在《勸學(xué)》中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來表達(dá)。
5.《莊子·秋水》篇有言:“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肚f子·逍遙游》中與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李商隱詩云:“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些與荀子《勸學(xué)》中的“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都表達(dá)出學(xué)生可以超過老師或后人可以超過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變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論斷:“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種精神與其《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可以說是一以貫之的。
8.中國古典詩詞中多有對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又如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9.“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芳林新葉催舊葉,流水前波讓后波”……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劉禹錫在《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也均包含此哲理。
10.真正的愛情可以超越時間,正如秦觀《鵲橋仙》所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間,正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言:“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1.黃庭堅詩云:“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此與韓愈《馬說》中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表達(dá)的意思相近。
12.大部分人容易受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以至“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但少部分人卻能做到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所說的“出淤泥而不染”。
13.王安石《江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這兩句與陸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yùn)含著相近的哲理。
14.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把酒問青天”一句與李白《月下獨(dú)酌》中的“舉杯邀明月”,無論是句式結(jié)構(gòu)上還是內(nèi)容上均有異曲同工之處。
15.王國維《采桑子》寫到:“人生只似風(fēng)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diǎn)點(diǎn)萍。”此與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在語義上有高度相似之處。
16.唐寅在《桃花庵歌》中寫道:“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張養(yǎng)浩在《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中有著同樣的感慨:“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17.由瓊瑤填詞的歌曲《在水一方》中有句子“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其明顯脫胎于《詩經(jīng)·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18.秦觀《江城子》寫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其與李煜《虞美人》一詞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同為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
19.《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陶淵明的《飲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兩句與此表達(dá)意思極為相近。
20.古人常將自己的情愫寄托于自然之物傳達(dá)給遠(yuǎn)方之人。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南風(fēng)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1.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寫道:“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杜甫《春望》一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可以說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22.古詩中多有以浪漫主義手法寫雪的名句,如李白的《北風(fēng)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宋張元的《詠雪》:“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23.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兩句系從屈原《離騷》中的“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yuǎn)”脫胎而來。
24.《呂氏春秋》有言:“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何出此言?對此,我們可以用韓愈《馬說》中的話回答之: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5.古人對“反省”這一品質(zhì)多有推崇,如《顏氏家訓(xùn)》中的“夜覺曉非,今悔昨失”,再如《論語》中曾子說過的“吾日三省吾身”。
26.西漢劉向說過:“以人之長補(bǔ)己短,以人之厚補(bǔ)己薄。”《<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與之類似的一句話是:擇其善者而從之。
27.對友誼這一問題,東晉葛洪認(rèn)為“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yuǎn);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此與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觀點(diǎn)相近。(湘語文授權(quán)首發(fā))
2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與張九齡“相知無遠(yuǎn)近,萬里尚為鄰”可謂異曲同工。
29.面對別離,有人會以豁達(dá)的胸懷面對之,比如王昌齡寫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寫道:“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0.屈原在《橘頌》中以“蘇世獨(dú)立,橫而不流”表達(dá)了自己的節(jié)操,此語正如周敦頤《愛蓮說》中所說的“出淤泥而不染”。
3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墩撜Z》中孔子兩次說過類似的話,一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一為“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南宋哲學(xué)家陸九淵說過:“聞善而慕,知過而懼。”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中與之表意類似的句子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南宋林升《題臨安邸》中寫道:“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泊秦淮》中與之內(nèi)蘊(yùn)相近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34.好戰(zhàn)必亡,然而忘戰(zhàn)也必危。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中寫道:“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棄疾《永遇樂》中 “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兩句也有著類似的擔(dān)憂。
35.人們常說“水至清則無魚”, 然而事實(shí)也非絕對如此,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就描寫過百余條魚兒在潭中“皆若空游無所依”的情景。
36.陜西省武功縣南的太白山險峻高聳,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說,李白在《蜀道難》中進(jìn)一步夸張為“連峰去天不盈尺”。
37.舊社會多有不公之處,富貴者“十指不沾泥”,卻可以“鱗鱗居大廈”(梅堯臣《陶者》),而“遍身羅綺者”也“不是養(yǎng)蠶人”(張俞《蠶婦》),白居易在《觀刈麥》也感慨“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38.王維《老將行》中寫道:“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勛。”辛棄疾《永遇樂》中表達(dá)同樣意思的句子是: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39.《琵琶行》中有“門前冷落鞍馬稀”之句,其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門庭若市”一句呈現(xiàn)的境況恰恰相反。
40.毛澤東《念奴嬌·鳥兒問答》中的“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源自莊子《逍遙游》中的“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一句。
41.天寒更覺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有“布衾多年冷似鐵”、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有“狐裘不暖錦衾薄”的相似體會。
42.《呂氏春秋》有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其赤。”《論語?子罕》中“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兩句與其表意相近。
43.《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見有些音樂的感染力之強(qiáng),白居易《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是另一力證。
44.淝水之戰(zhàn),前秦苻堅率80萬大軍遠(yuǎn)征東晉,曾意氣風(fēng)發(fā)地說:“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其實(shí),赤壁之戰(zhàn)前曹操大軍之威勢也不遑多讓,從蘇軾《赤壁賦》中的“舳艫千里,旌旗蔽空”兩句即可見一斑。
45.孟子認(rèn)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但從《赤壁》中“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可看出杜牧的觀點(diǎn)大異于孟子。
46.大唐盛世之時的長安,是“千門重萬戶”的繁華之所,是“水邊多麗人”的溫柔之鄉(xiāng),但經(jīng)安史之亂,在杜甫《春望》中已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7.杜甫《春望》中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與其另一名篇《登高》中的“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表意相近。
48.沈德潛《唐詩別裁》評云:“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尋常意,一經(jīng)錘煉,便成奇絕。與少陵‘無風(fēng)云出塞,不夜月臨關(guān)’一種筆墨。”沈德潛所點(diǎn)評的即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
49.宋太祖趙匡胤《詠初日》:“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寫景煉意,與王灣《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相似,但不及王詩自然、優(yōu)美。
50.白居易《長恨歌》“孤燈極盡難成眠”,喬吉《蟾宮曲·寄遠(yuǎn)》“飯不沾匙,睡如翻餅”,都是從《關(guān)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化出的名句。(湘語文授權(quán)首發(fā))
51.辛棄疾《破陣子》一詞中的“可憐白發(fā)生”與陸游《隴頭水》中的“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可以說表達(dá)了相近的報國無門、英雄遲暮的悲慨。
52.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中與溫庭筠《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采用了同樣藝術(shù)手法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53.李白在《行路難(其二)》中寫道:“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在他的《行路難(其一)》中也有著類似的感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54.李白在《行路難(其三)》中寫道:“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但他的《行路難(其一)》中的舉止卻似與此觀點(diǎn)相左: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55.陶淵明在《歸去來辭》中寫到:“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其《飲酒》中與之有相近意境的句子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56.杜牧筆下曾繁華無比的“春風(fēng)十里揚(yáng)州路”,在辛棄疾《永遇樂》中一變而為“烽火揚(yáng)州路”,可見戰(zhàn)爭之殘酷。
57.辛棄疾對孫權(quán)極為推崇,其《南鄉(xiāng)子》中曾引用曹操之語“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而其《永遇樂》中也有提及: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58.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對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的才華推崇備至,但杜牧在《赤壁》中卻認(rèn)為周瑜的獲勝是機(jī)遇所致,從“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即可看出杜牧的觀點(diǎn)。
59.曹操筆下的大海常是其浩瀚胸懷的象征,如《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再如其《觀滄!分械南胂笾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60.陸游《卜算子·詠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寫出了梅花的傲然不屈,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則寫出了花的奉獻(xiàn)精神,兩者均是托物言志的寫法。
61.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水龍吟》)、“醉里挑燈看劍”(《破陣子》),其實(shí)體現(xiàn)了他作為一個真正的沙場搏殺的將軍和一個功夫高手的本能。
62.李賀《雁門太守行》中有“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之句,辛棄疾在《破陣子》一詞與其表意相近的句子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63.讀唐代詩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讓人極易聯(lián)想到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4.歌曲《友誼之光》:“說有萬里山,隔阻兩地遙,不需見面,心中也知曉,友誼改不了。”其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達(dá)了相近的友誼觀。
65.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中與“杏花春雨江南”屬于同一美學(xué)范疇的一句是“小橋流水人家”。
66.杜甫《望岳》中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與李白《行路難》中的“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在情感基調(diào)上有著高度的一致。
67.“青鳥”是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如李璟《攤破浣溪沙》:“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再如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68.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李商隱《無題》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句也有著相近的感慨。
69.王國維《蝶戀花》中寫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李商隱《無題》中的“曉鏡但愁云鬢改”一句與之表意相近。
70.李商隱《無題》中與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所寫之景極為相近的一句是: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71.對于人生之路,辛棄疾《鷓鴣天?送人》直言:“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李白在《行路難(其一)》中則以隱喻道出:“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72.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處事淡然的態(tài)度!恫烁T》里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正是對其最好的注解。
73.李白受南朝詩人鮑照影響很大。其《行路難》(其一)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明顯有鮑照《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的影子。
74.《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與陶淵明《飲酒》中“心遠(yuǎn)地自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75.蘇軾在《赤壁賦》中寫道:“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其《記承天寺夜游》中與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76.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胡琴琵琶與羌笛”與辛棄疾《破陣子》中的“五十弦翻塞外聲”兩句,均提及了古代的弦樂器。
77.秋瑾《鷓鴣天》中有“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之句,其中大有辛棄疾《破陣子》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影子。
78.杜牧《阿房宮賦》中指出,秦朝的恐怖高壓政策使天下百姓“不敢言而敢怒”,與之相反的是,《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的齊威王卻宣布“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可得到獎賞。
79.李白《月下獨(dú)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的“起舞弄清影”一句就是從這里脫胎而來。
80.“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出自元代張鳴善《普天樂·詠世》,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與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81.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與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內(nèi)容與境界上均高度相近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82.《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與李清照《如夢令》中的“綠肥紅瘦”運(yùn)用了同一修辭手法的句子是:左牽黃,右擎蒼。
8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高適《別董大》中的“千里黃云白日曛”所描述景色極為相似的句子是“愁云慘淡萬里凝”。
84.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柳中庸《征人怨》中“三春白雪歸青冢”所展現(xiàn)的氣候特征極為相似的句子是“胡天八月即飛雪”。
85.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草色遙看近卻無”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淺草才能沒馬蹄”均寫到了草,且都籍此巧妙傳達(dá)出了時令。
86.蘇軾《卜算子》寫道:“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李煜《相見歡》中與之意境極為相近的句子是: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87.蘇軾《赤壁賦》中的“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與《水調(diào)歌頭》中的“月有陰晴圓缺”,都指出了月亮圓缺更替、周而復(fù)始的自然規(guī)律。
88.對先賢而言,物質(zhì)的貧困之于精神追求無足道哉。顏回居于陋巷,但“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劉禹錫身處陋室卻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銘》);宋濂著舊袍破衣立于衣著光鮮的同學(xué)間毫無艷羨,反而認(rèn)為“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89.《琵琶行》一詩中,琵琶女自言:“暮去朝來顏色故。”同樣的意思,《氓》當(dāng)中用“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八字來表達(dá)。(湘語文授權(quán)首發(fā))
90.《勸學(xué)》中與《孟子》中的“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表意相近的一句是:(故)木受繩則直。
91.古詩文當(dāng)中多有對“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難》中的“捫參歷井仰脅息”,蘇軾《前赤壁賦》中的“徘徊于斗牛之間”。
92.晏殊《浣溪沙》中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的句子是:一曲新詞酒一杯。
93.晏殊《浣溪沙》中化用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 的句子是:去年天氣舊亭臺。
94.晏殊《浣溪沙》中與漢樂府《長歌行》中的“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表意相近的一句是:夕陽西下幾時回。
95.同為寫落花,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落英繽紛”給人以絢麗優(yōu)美之感,晏殊《浣溪沙》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則給人以惋惜悵惆之感。
96.晏殊《浣溪沙》中與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9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蘇軾《赤壁賦》中與之相近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98.風(fēng)有大小之別,既有肆虐的狂風(fēng),如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所寫的“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也有宜人的和風(fēng),如蘇軾《赤壁賦》中所寫的“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99.李白在《襄陽歌》中寫道“清風(fēng)明月不用一錢買”,黃庭堅在《鄂州南樓書事》中寫道“清風(fēng)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蘇軾《赤壁賦》中認(rèn)為面對清風(fēng)明月只要不閉目塞耳,即可“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三人觀點(diǎn)可謂一致。
100.北宋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yǎng)鶴,人稱“梅妻鶴子”!冻啾谫x》中的“侶魚蝦而友麋鹿”一句表現(xiàn)了與之相近的情懷。
101.明代楊慎《臨江仙》“白發(fā)漁樵江渚上”之句有《赤壁賦》中“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的影子。
102.讀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令人想到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103.“猿啼”是古詩文之常見意象,如酈道元《三峽》中引自漁歌的“猿鳴三聲淚沾裳”,杜甫《登高》中的“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杜鵑啼血猿哀鳴”。
104.《小石潭記》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和《記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都寫到了景物的“影”。
105.諸葛亮《后出師表》中寫道:“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其《前出師表》中與之相近的表達(dá)是“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
106.劉禹錫《陋室銘》:“南陽諸葛廬。”諸葛亮《出師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均提及了諸葛亮未仕前的隱居之地。
107.《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寫出了春草初萌時的特點(diǎn),大得王維“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之意趣的詩句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108.音樂之于宴飲,有人認(rèn)為必不可少,比如《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別友人之時就因“舉酒欲飲無管弦”而“醉不成歡”;而有人則認(rèn)為并非必要,如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就直言“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109.《桃花源記》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兩句所寫與《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的“小國寡民”之境相近。(湘語文授權(quán)首發(fā))
110.農(nóng)民一年之中多是在繁忙勞作中度過的,翁卷《鄉(xiāng)村四月》中就寫道:“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白居易《觀刈麥》中也寫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111.讀酈道元《三峽》中的“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常常會讓我們想起李白《早發(fā)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112.李白在《劍閣賦》中寫道:“送佳人兮此去,復(fù)何時兮歸來?”其《蜀道難》中與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問君西游何時還?”
113.李白《長相思》(其一)中有“美人如花隔云端”之句,蘇軾《赤壁賦》中與之意近的一句是:望美人兮天一方。
114.干支紀(jì)年法與年號紀(jì)年法是我國古代常用的兩種紀(jì)年法。前者如《赤壁賦》中的“壬戌之秋”,《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小序中的“丙辰中秋”;后者如《岳陽樓記》中的“慶歷四年春”,《記承天寺夜游》中的“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115.蘇軾《赤壁賦》結(jié)尾處的“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與其《水調(diào)歌頭》詞前小序中的“歡飲達(dá)旦”一句所描繪情景相近。
11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鬢微霜,又何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在樂觀曠達(dá)者看來,人至每年仍可積極進(jìn)取,老當(dāng)益壯,老有所為。
117.唐朝中期的陸參《長城賦》云:“千城絕,長城列。秦民竭,秦君滅。”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句法上明顯有其影子。
118.《紅樓夢》中,“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描寫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氣!栋⒎繉m賦》中與之相近的句子是: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119.唐初名臣馬周對唐太宗說過:“蓋幽、厲嘗笑桀、紂矣,煬帝亦笑周、齊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煬帝也。”杜牧《阿房宮賦》中“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的議論與其一脈相承。
120.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言《阿房宮賦》寫作之由說:“寶歷(唐敬宗年號)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故可推知,《阿房宮賦》中最能體現(xiàn)其寫作目的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121.老子曾說:“大音希聲”。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就有“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
122.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的“燕然未勒歸無計”一句與“莼鱸之思”這一典故表意大體相反。
123.古諺中有“學(xué)無先后,達(dá)者為先”一說,韓愈《師說》中也認(rèn)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124.“落花”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一個常見意象,如李煜《浪淘沙令》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 晏殊《浣溪沙》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 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花自飄零水自流”,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落紅不是無情物”。
12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與之表意相近的詩句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126.白樸《天凈沙·秋》與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無論寫法還是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比如前者中的“輕煙老樹寒鴉”一句與后者中的“枯藤老樹昏鴉”一句。
127.長篇?dú)v史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的最后有一句話:“總觀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可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建議的“親賢臣,遠(yuǎn)小人”才是正確的為君之道。
128.李煜《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與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都是寫愁的名句,但前者側(cè)重寫愁之綿長,后者側(cè)重寫愁之沉重。
129.李白《長干行》開篇:“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此與《氓》一詩中的“總角之宴,言笑晏晏”意境相近。
130.南宋無門慧開禪師有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此詩所表意近于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點(diǎn)擊查看:高考語文知識點(diǎn)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zhǔn)備、志愿填報、錄取分?jǐn)?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diǎn)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jǐn)?shù)線
專業(yè)分?jǐn)?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