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三(思想史)部分全本要點提綱(7)
來源:高考網(wǎng)整理 2022-02-19 11:41:00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xué)藝術(shù)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xué)
浪漫主義文學(xué):
①成就:法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國雪萊的《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德意志海涅的《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诒尘埃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革命和戰(zhàn)爭頻仍,動亂不已。社會各階層,特別是知識分子,對啟蒙思想家設(shè)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努力尋找新的精神寄托。
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
、俪删停悍▏蜖栐说摹度碎g喜劇》(展現(xiàn)了19世紀上半期法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稱資本主義的“社會百科全書”);英國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俄國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列夫·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此外,還有丹麥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和美國的馬克·吐溫等。
②背景:19世紀30年代以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20世紀的西方文學(xué):
A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英國蕭伯納的《蘋果車》;法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等。
B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美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愛爾蘭貝克特的《等待戈多》。
蘇聯(lián)文學(xué):高爾基的《母親》和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亞非拉美文學(xué):20世紀,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的文學(xué)家和文學(xué)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愛國主義精神。印度的泰戈爾、中國的魯迅、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獨》)、尼日利亞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響。
19世紀以來的世界美術(shù)
浪漫主義:法國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dǎo)人民》。
現(xiàn)實主義:法國米勒的《播種者》《拾穗者》;俄國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印象主義:法國莫奈的《日出·印象》;荷蘭凡高的《向日葵》。
現(xiàn)代主義美術(shù):西班牙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19世紀以來的世界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19世紀初):德意志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奧地利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
歌。19世紀):意大利威爾第的《茶花女》;法國比才的《卡門》。
民族樂派音樂(19世紀中后期):俄國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齊民要術(shù)的作者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zhǔn)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