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我愿意是急流》 7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24-10-15 16:44:47
一、教材分析
(一)大綱要求
《我愿意是急流》是中職教育課改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高教社版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五單元閱讀與欣賞部分中的一首外國詩歌。關于詩歌教學,《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2009)要求:
1.了解詩歌的特點,體會其豐富內涵,掌握基本的詩歌閱讀與欣賞方法。
2.閱讀優(yōu)秀詩歌作品,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加深和拓寬對自然、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思考和認識,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ǘ﹩卧治
本單元閱讀與欣賞的重點是把握文體的特點,所選的5篇文章雖文體不同,但主題都與“愛情”有關。之前通過《致橡樹》一詩的學習,學生對閱讀欣賞詩歌的技巧及方法已有所了解,學好本詩,可以加深鞏固詩歌閱讀方法及技巧的掌握程度,同時對于其他有關“愛情”的作品的學習,也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ㄈ┙虒W目標的確立
依據(jù)新大綱對詩歌教學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實際及學生的能力水平,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目標:學生通過誦讀訓練敏銳的語感,了解讀詩的基本技巧與方法,品味本詩的語言美。
能力目標:感悟詩中的意象,恰當?shù)恼归_聯(lián)想與想象,并能與同類題材進行比較,進而理解詩人對愛情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正確認識愛情的真正含義,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ㄋ模┲攸c、難點的確定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針對學生的原有基礎,現(xiàn)有困難及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我確立本文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誦讀。
2、通過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愛情的真正含義,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難點:
1、讀詩的基本技巧與方法。
2、感悟詩中的意象群。
二、學情分析
1.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詩歌閱讀量。
2.通過《致橡樹》一詩的學習,對閱讀欣賞詩歌的技巧及方法已有所了解,對于愛情觀,也已有所觸碰。
3.作為高一新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比較被動,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
4.詩歌本身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可能會產生畏難心理。
5.學生思維活躍,情感豐富,但在愛情觀上難免有些不成熟,不了解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對待他們的必要性。
三、教法學法分析
。ㄒ唬┙谭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誦讀法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學生的聽讀、名家的范讀;個別學生的試讀,全體學生的齊讀將以小組競賽的.方式穿插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
。ǘ⿲W法
協(xié)作探究法:通過分組研討,小組競賽協(xié)作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聯(lián)想比較法: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同類主題詩歌作品,以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ㄈ┙虒W手段:教材、課件、評價表、學案、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分析
為了完成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課前準備、布置預習
將學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組,并由本組推選一名朗讀好的同學擔任組長,并布置課前預習任務。
1.熟讀課文,為課上朗讀比賽做準備。
要點:
A.感受詩歌情感;
B.品味詩中美點;
C.感悟“愛”的真義。
2.查找文章相關背景資料
要點:
A.裴多菲生平和創(chuàng)作;
B.本詩的寫作背景;
C.裴多菲的代表詩作。
教學環(huán)節(jié)1:導入新課(用時1分鐘)
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利用金庸武俠小說中故事情節(jié)作為導入,來激發(fā)學習興趣,產生情感共鳴,進而以《致橡樹》的愛情觀為切入點,引發(fā)對本課文章內容的好奇。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的一開始便從愛情觀的
教學目標著眼,來品味本詩,并為其后進行比較閱讀的環(huán)節(jié)提供鋪墊。
教學環(huán)節(jié)2:知人論世,美美地聽(用時9分鐘)
結合課前預習及課下注釋,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去解讀作品,有效利用現(xiàn)有資源,從分析背景及作者入手,把握關鍵詞,整體感知課文。可以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聽詩的是一種高雅的活動,我將播放名家誦讀,組織學生聽三遍。
第一遍,創(chuàng)造視、聽覺美感,引領學生靜聽名家范讀,整體感受,想象詩的畫面之美,以把握全詩感情基調。
第二遍,重在引領學生把握本詩朗誦的節(jié)奏和停頓等朗誦特點,用筆劃注并掌握其中的生字詞語,以掃清閱讀障礙,進而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第三遍,重在理解詩中的形象。靜聽名家范讀,用筆劃注文中的形象,并輕聲跟讀。
設計意圖:聽是為了把握讀的要點,明確讀的要求,聆聽名家范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誦讀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為由美聽到美讀的轉化奠定基礎。
教學環(huán)節(jié)3:把握特點,美美地讀(用時15分鐘)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完成“學生通過誦讀訓練敏銳的語感,了解讀詩的基本技巧與方法,品味本詩的語言美”的教學能力目標,解決教學重點1—指導誦讀,突破教學難點1—讀詩的技巧與方法而設計。
我將以誦讀競賽的形式完成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競賽規(guī)則如下:
1、甲、乙、丙、丁四組同學以抽簽形式確定參加朗讀競賽順序,并各從每組同學中抽簽選取一名同學擔任比賽評委。(給評委下發(fā)《朗讀評價表》,供學生評委評價)
2、競賽共設立三關:
第一關:教師從甲、乙、丙、丁四組同學中各抽取一名學生朗讀。(4分鐘)
要求:將本首詩歌流暢地讀下來,并且不讀錯字,不漏字添字。
第二關:甲、乙、丙、丁四組以組為單位整體朗讀。(4分鐘)
要求:把握節(jié)奏、語氣和停頓。
第三關:請四組的組長找出認為最美的一節(jié),投入感情,美美地讀。(4分鐘)
要求:體會情感,進入情境,注意輕重抑揚和抒情,語音飽滿圓潤。
3、評委依據(jù)《朗讀評價表》進行打分,依次表明態(tài)度,并陳述理由,認真填寫《朗讀評價表》,并以組為單位將三關成績匯總,確定朗讀競賽最佳狀元組、最佳榜眼組、最佳探花組、最佳傳臚組,而作為評委的四名同學將獲得最佳公正評委獎。而后由教師作總結表彰。(3分鐘)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作用,提高學生的誦讀積極性,以活躍課堂;并通過小組競賽協(xié)作的方式培養(yǎng)其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環(huán)節(jié)4:體會美點,美美地品(用時7分鐘)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為突破教學難點2—感悟詩中的意象群,我將主要以學案的方式來完成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以詩歌的意象的分析作為主要突破口,(下發(fā)學案)由學生自主完成學案內容,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互相交流,每組選派代表回答問題,本組同學可作適當補充,教師作點評總結并將學案答案投影到ppt屏幕上。
設計意圖:用學案的方式明確學習要點,以把握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詩歌感情與主旨。并通過組內交流合作補充的形式來調動課堂,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